月寒 作品

第一七零:米尔米登保卫战(三)

所以搞毛亮才选择直接向北去攻打海门关,如果能夺下这座城市将其洗劫一番,那群山震动,矮人必然要分兵前来救援,这样也能缓解黑岩堡前线的压力,让那里的绿皮再拖延一些时间......可惜长寿的矮人不比短生短视的人类,会因为“区区”几十上百年的和平就荒废了军事。

海门关之战以绿皮的失败告终,搞毛亮果断转进,绕过海门关,向西突入广袤的边境亲王领。

这一举动成功的让本来士气受挫的绿皮迅速的恢复,它们肆虐了大片的领土,并获得了人类的臣服,甚至获取了一支像模像样的人类仆从军。

搞毛亮的大计划似乎已经初现成功的曙光,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它已经征服了将近整个联盟本土一样大的土地,在边境亲王领的这片广袤领土上,挡在它面前的只有米尔米登所在的黑湾半岛一地。

西南方向传来的异动让大军阀感到警觉。

虽然那个狡猾的野兽人小子如今不在国内,但大军阀依然要时刻警惕着那个已经成长到无比强大的老对手。

联盟。

米莎出兵“协防”阿尔加利斯,接管了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动作非常迅速,隐蔽,但通过某些渠道搞毛亮依然能知晓,边境亲王领这处棋盘,联盟已经下场。

上一次它的征服为艾尔做了嫁妆,让他名正言顺的做到了大军阀想做的事。

如果这一次再是埃斯塔利亚的旧事重演......

以后艾尔建太庙横竖得给搞毛亮供个牌位在里面。

对自己被摘桃子这一事实际上搞毛亮没有太多“愤恨”的事在里面,毕竟输了就输了,它确实没打赢艾尔———如果搞哥毛哥当时显灵把从天而降的铁王座击碎的话,也许胜负尚未可知。

但搞毛亮不一样,它会复盘,会思考局势。

即便当初它赢下了比尔巴利之战,埃斯塔利亚人在南方已经光复的情况下,也还是会坚持抵抗,打不了迁都到维泽亚去,而艾尔在有准备的情况也不会轻易被歼灭在北地,他大可退回南方卷土重来.....那对绿皮来说依然不是一场一锤定音的胜利。

搞毛亮反思了自己在埃斯塔利亚的失败,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没有“解决最近的威胁”,和部落停战退出匹娜森林,让后者积蓄力量,趁它主力在北大军齐出,轻易夺取了空虚的南方。

所以这一次,它要确保自己彻底清除当面的威胁再去开辟新的战线。

米尔米登卡在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无论如何也是不能放过的。

它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拿下这里,夺取这座边境人最后的堡垒,就像当初的比尔巴利一样,否则就绝无可能真正压制住边境人,让他们为大军阀效力。

-------------------------------------

位于米尔米登的北方,坐落于峡湾之上的“一号”堡垒,曾是米尔米登在海岸线上开辟的一处哨站,之后出于防卫绿皮的缘故,不断扩张,最终成为了一座足以容纳数千人的堡垒。

在绿皮南下的时候,米尔米登人紧急启用了这座距离废弃也只有一步之遥的遗留设施,大量的难民被征召入伍,效仿联盟的“建设兵团”制度,亦民亦兵亦工,接受集中管理、军事化训练,但主要任务是作为劳工进行建设工作,又随时可以转为一线的军事部队。

他们争分夺秒的挖掘着壕沟,修筑设施,强化着米尔米登的防御,确保能够应对接下来的绿潮考验。

如今的“一号”堡垒容纳了将近一万三千名士兵在此固守,他们拥有三十二门火炮,虽然其中有一些是从船上直接拆下来运上陆地为城防提供支援的舰炮,还有一些则是老的炮膛里已经落灰了的老古董,但依然能为守军提供不弱的火力。

一号堡垒地势居高临下,只有东、南两面可被进攻,其余两面尽皆临海,可以说是易守难攻,民兵们在城堡的外围挖掘了大量的堑壕,布设陷阱,确保能尽可能的对敌人的进攻造成阻碍。

对其他的

有参与过埃斯塔利亚卫国战争的佣兵根据南方战争的经验提出了军事建议,大规模的动员民众组织起来,拿起武器保卫家园,以村社、邻里关系为纽带,由内部推选有威望能力的人作为领队,女人也需要组织起来,必要时刻她们也需要拿起武器走上战场,因为绿皮的屠刀不会因为性别、年龄等因素而怜悯。

在面临绿皮屠杀的威胁下,米尔米登人成功的将平民全部动员了起来,他们组建了大量的民兵队伍用作守卫阵地,他们的装备简陋,甚至只有一面临时赶工出来的圆盾,一杆勉勉强强的长矛,只能说可堪一用的武器,但士气却非常高昂,同样是效仿了联盟在“卫国战争”里的制度,米尔米登人组织了大量的宣讲队,昼夜不停的在人民、军队中宣传,演讲,绿皮是何等的残暴,它们的手段和目的是如何的邪恶:

它们不仅是要消灭我们的自由,更是要奴役边境人的子孙后代;

狡诈卑鄙的绿皮也许会用“放弃抵抗,可免一死”来蛊惑我们!但当我们放下武器,放弃抵抗之后,自由和荣耀都将不复存在,包括生命也都掌握在敌人的手中!

我们自由的后裔!骄傲独立的边境之子!没有力量能够剥夺我们的自由!没有野蛮能够战胜文明!米尔米登万岁!

一时的屈服或许能换来苟且,但最终你的尸骨会和野兽的粪便一起埋葬在异乡(指绿皮在各地强征壮丁)!

神圣而独立的自由万岁!家园需要你!

......

基本是把艾尔在埃斯塔利亚做的搬过来了。

不过不得不说,成效斐然。

艾尔对南方以外世界带来的改变已经随着他“卓越”的治理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传播而初步显现出来。

比如帝国国教中“回归派”的教士就曾经效仿联盟的“乐园”制度,建立由虔诚朴素的回归派教士们管理的“信嗣学院”,对贫农劳工的子嗣进行免费教育抚养,还收留了大量无依无靠的孤儿,进行宗教教育的同时还进一步教授他们更“高深”一些的知识,这些孩子长大之后不管是出于自身阶层还是所受教育的原因,可想而知都会成为回归派的忠实拥护者,为他们提供新鲜血液。

但这一制度后来被大公会议以涉及到和世俗政权冲突的问题被紧急叫停,孤儿们被分散送往教堂、福利院中去......

米尔米登虽然是一座由商人、军头(主要是指那些拥有大量私兵的佣兵团或是觊觎亲王头衔的大富商)控制的城市,这种情况在边境亲王领很常见,但他们的统治者却比其他的地方更具勇气。

虽然根源还是米尔米登有足够的力量和绿皮较量,但这座城从建立之初就一直在不断和绿皮对抗的历史,那些被传唱的英雄事迹,光荣传统,也极大的约束了米尔米登中少数摇摆的人想要和绿皮“议和”的想法。

曾经这座城市及这片广袤的领土有着大大小小的“亲王”们统治,虽然在大帝查士丁尼南征大胜之后,一道谕令,就让边境地的“千百亲王”们一夜之间摘去了自己的头衔,但依然有不少野心勃勃的人渴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功业重新获取这个尊贵的称谓。

在过去,边境“亲王”们的数量可能要以千来计算,但如今,能够得到领地和周边认可“亲王”头衔的人没有一个,能够重新让“边境亲王”名副其实的人毫无疑问将会成为这片广袤领土上的风云人物。

甚至边境领这片松散的自由人领土上完成建国立业的功绩也不是不可能。

而最有可能,也最有能力做到这一切的,毫无疑问就是米尔米登人———所认可的统治者。

是以哪怕心中的想法再多,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没有人敢在议会上提出“谈判”“议和”之类的提议,那样无疑会让自己的名誉受到极大的损害,断绝了争夺米尔米登“王位”的可能。

在已经下定决心和绿皮死磕到底的当下,自然,求和的事也无从谈起,即便他们想谈,且不说已经决定用米尔米登人的尸体来震慑边境的大军阀同不同意,光是愤怒的人民就可能将其揪出宫邸绞死,甚至干脆推举出一位爱国领袖来统帅他们全力对抗绿皮。

所以绿皮给的压力越大,米尔米登人反而越发团结,大军阀在马托卡、佐拉克等地的做法,让那些顾忌自己财产、生命的统治阶层们心理率先向绿皮投降,然后瓦解民众抵抗的做法在米尔米登是无法重现的。

它派到米尔米登的使者被杀死,派去暗中联络一些重要人物,许诺对方“如果如何如何,事后如何如何”以为拉拢的人奸大多也被直接揭发,然后公开处死。

这也能进一步强化黑湾半岛上的边境人民和绿皮血战到底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