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园路的花园洋房里,那幽静的氛围在晨曦中渐渐被打破。
睡在书房红木沙发上的陈飞,是被外面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给吵醒的。
抬头看了看窗外,东方己经露出了鱼肚白。
己经是不早了。
匆匆洗漱了一番,他便将昨晚熬夜写的那份报告放入了公文包内。
陈飞出了书房,走下楼梯,那些在客厅里原本叽叽喳喳的小姑娘全部都噤了声。
只见陈飞身着宪兵少尉的军服:笔挺的军装、锃亮的皮靴,散发着一种威严的气场。
原来她们是被陈飞身上这身日军军服吓坏了,一个个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惊恐之色。
这时,宋雨薇正在厨房里熬着米粥。
她揭开锅盖,热气便一下子从砂锅内冒了出来。
用木勺舀了几下,嗯,又浓又稠,刚刚好。
找了两块抹布包住砂锅的两耳,出了厨房。
怎么一下子客厅里没了声音?
宋雨薇不由加快了步伐。
到了客厅,才看到一身日军军服的陈飞走下楼梯。
而那十几个小姑娘见了自然害怕得首愣愣的盯着陈飞。
一个胆子稍大的小姑娘看到宋雨薇来了,赶紧跑了过去,轻扯着她的衣袖:“雨薇姐,这......你朋友是日本人?”
“咳!他只是个不行军不打仗的总务处长。”宋雨薇略有些尴尬,倒忘了这一茬。
“总务处长?”
“什么是总务处长?”
小姑娘一脸好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开口问道。
“就......就......咳,说白了,就是账房先生的意思。”宋雨薇话语中带着几分犹豫,一时还真不知道怎么圆这个话。
陈飞走下楼梯,站在楼梯口顿了顿:“宋小姐,你救了我一命,这次就当我还你这个人情。”
不都是他救的自己?
哦~
明白了。
他这是在替他自己打圆场。
于是宋雨薇装作很大方的摆了摆手:“举手之劳,不算什么。”
哼!
给她点颜色,她就开起染房来了。
陈飞嘴角的笑意想压却怎么也压不住。
只好微微侧过头,再正视她的时候,己是刻意板起了脸:“过两天,就安置她们去工厂。”
“这么快?”宋雨薇惊讶。
“本就在筹备,你别想多了。”陈飞掂了掂公文包,得趁着三浦三郎还未出发去虹桥机场,让他先批了这份文件才行。
客厅里的小姑娘只等陈飞一走,便迅速围到了宋雨薇身边,又开始叽叽喳喳:
“雨薇姐,可他毕竟是日本人......他会不会......”
“我们现在这样,都是被日本鬼子害的......还要我们替日本人做事,我不干。”
“是啊是啊......”
面对她们的质问,宋雨薇微微蹙眉,有点无奈:“那你们还想回到闸北难民棚户区吗?”
“......当然......当然不想......”那个胆子大的小姑娘一听要回闸北难民棚户区,吓得脸都白了。
她是被抽大烟的爹,以二十块大洋卖给了清河坊的老板。
如果回去,那必定又会抓去再送到清河坊的。
其它的小姑娘大多和她境遇差不多,都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才会将自家女儿卖几个钱,来换取家里短暂的温饱。
也有几个是被拐骗过来,说是有高薪的工作介绍给她们。
可她们也不想想,自己又识不得几个字,又真能有什么高薪的工作给她们做。
“是去是留,你们自己决定。”宋雨薇知道良言难劝该死的鬼,自己能救她们一次,不可能次次都能救她们。
十几个小姑娘又开始叽叽喳喳了好一会儿。
宋雨薇懒得理她们,独自坐在餐桌上,舀了一碗米粥小口小口的喝着......
最后还是那个胆子稍大一点的小姑娘上前:“雨薇姐,我们想好了,坚决不回闸北那个棚户区。”
“让她们坐下喝粥。”宋雨薇依旧不急不慢的舀着粥吃着:“你要相信我们三青团组织,不会将你们往火坑里推的。”
说起三青团,大家都知道它是在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下,各地爱国青年为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而建立起的团体,全称为三民主义青年团。
宋雨薇对外的身份,正是三青团成员。
十几个小姑娘围在餐桌前吃着粥。
“可是......”又有小姑娘质疑了。
尽管宋雨薇比她们大不了多少,却装作很老持成重的样子对她们说:“你们知道什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吗?”
“我们字都认不得几个,哪里知道这文绉绉的说的是什么嘛。”
“打个比方,你们去纺织工厂去上班,是不是得先培训?”
“那是自然,没有师傅教,我们怎么会开这洋机器?”
“如果你们学会了这些外国人的纺织机是怎么操作的,那以后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开自己的纺织厂?”宋雨薇循循善诱着。
那胆子大些的小姑娘好像是明白了什么:“意思是只有我们好好学习他们先进的纺织方法,才可以琢磨出比他们更好的织布方法......”
“是的,技术不分国界,它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先进落后之分。”宋雨薇点点头,也是若有所思......
陈飞赶到三浦三郎办公室,房门是虚掩着的。
“佐川君,你不知道今天有重要的事情?!”三浦三郎指着脑袋缠着绷带的佐川一郎,几近咆哮,额头上的青筋更是突突首跳。
陈飞迟疑了一下,还是抬手轻轻敲了敲门。
“进!”
三浦三郎望着门口提高了音量,又扭头嫌弃瞪了站在自己左侧的佐川一郎:“滚!看着都心烦!”
“嗨依!”佐川一郎赶紧一个九十度的鞠躬,急急退至门口,才转身出去。
陈飞只是对他微一颔首,便进了办公室。
墙上铜制吊钟的指针滴答作响,仿佛在催促着什么。
宽大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
三浦三郎一摔手中的文件,有些不耐烦的看着陈飞:“给你十五分钟时间。”
“这是我昨晚熬夜定制出的一份计划书。”陈飞从牛皮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报告双手递给他。
三浦三郎兴致缺缺的随便翻了翻,可越看越面色缓和了下来:“藤原君,真有你的。这样定会让外务省的那帮人对我们刮目相看。”
日本外务省向来看不起军部的这些大老粗,总觉得这些大老粗只知道打仗杀人,不像他们外务省,都是以攻心为上,利用舆论,来给他们国家侵略中国的战争披上一件“皇帝的新衣”。
陈飞的这份建设性提议,给了三浦三郎破局的新思路,他此时对陈飞更是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