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荔挂绿 作品
54.京师(三)
留守京师的叛军本就是靖王的弃卒,并非靖王的亲卫,对靖王并无死心塌地的忠心,在城楼上远远看见靖王的首级以后,立马便举起了白旗,献城投降了。
冀北的几个州郡,也都放弃了抵抗。
这一切来得也未免太轻易了,穆晴有一种不真实之感。
靖王叛变之初,何其轰轰烈烈。
潭东、潭西赋税过重,本来流民就蠢蠢欲动,西南大旗一招,两路马上相应。昆南本就跟西岱密切联系,更是西岱起兵之初就反了。最晚攻克的冀北军和京师奉天军,更是立下夺得京师的大功。
若是当初叛军果真抓到女帝,让她禅位,说不定如今已荣登大宝了。
然而随着朝廷军一步一步反攻回去,这些追随的旧部也死的死,降的降,剩下的见靖王势败,心思浮动也是有的,可也不至于溃败得如此之快。
原先西岱国的精锐轻甲卫队,竟像是不翼而飞了。
而一直在幕后默默支持、甚至操控靖王的势力,也并未露出水面。
这些疑问一日未解,便好似有一把悬剑高挂于殿前,令穆晴不能完全放心。
太叔桓也有同样的担心,他劝道:“陛下所虑甚是,不过,目下最重要之事,便是先解决京师之危。”
当年叛军突然入京,京中的宗室、世家、百官大多如同女帝一样,万般料想不到奉天军叛变,仓猝之间大多没能走脱,都留在了京中。
除了这些勋贵,还有十数万的京师百姓,饱受叛军蹂躏,也均翘首以待,期望回复之前平静祥和的生活。
京师的城门已然向女帝洞开了。
但穆晴却没有如众人所料的那般,马上带着大军光荣凯旋,重振帝王声威、以举国纲。
在众人翘首期盼下,她却只派了一小支精锐,作为代表,蒙面骑马而入,颁布了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告示。
先是昭告天下叛军已平,靖王身死,只惩首恶,给众人先吃个定心丸,表示不会无休止搞大清洗。
其次表示近期可能有疫症,需全城按坊戒严,无紧急事项不得走动。
紧接着便令医士运入大批药草,在街道用大火炉子当场熬制,分发给百姓饮用。
只可惜那夏获草籽仍未有消息,祝柏正苦思冥想了两天,头发都要被他自己揪秃了,才勉强想出了两个替换方子来,说虽不能保证效果,但至少能减轻病情、延缓一二时日。
几个太医和太叔桓看了,觉得也只得如此,便先令发给百姓服用了。
不出两日,京师内果然开始陆续爆发“庞蓝热”,大批大批的百姓倒下,病症正与祝柏正所述一模一样。
幸而提前施药得当,发病的人虽多,症状却相对轻了不少,很多年轻强壮之人甚至发了几天热,便自好了。
但京师百姓哪里见过这等场面,一度十分恐慌,抢粮抢菜的有之,收拾细软准备出逃的有之。还有的世家吓得带着一队府兵,硬要是闯出城来,被早有准备的军队拦住了。
亏得太叔桓调度得当,四个城门源源不断地运入各种物资,又不断施药、派医士入城协助各医馆。
更有一个姓祝的医官入城,每日在各坊中奔走,为医馆及百姓讲述防治要点,半刻不敢歇息,委实敬业非常,百姓都十分感激。
只是他们感叹,那随行保护医官的护卫看他也看得太宝贝了些,上茅房都陪着,晚上也一个房间睡觉。
总之,京师百姓的吃喝用度、用药访医,似乎都无需担心,倒也令骚动的百姓安心不少。
诸如上述种种举措,朝廷才将京师勉强稳了下来。
可是长期以往不是办法,若瘟疫无法根治,这京师迟早会大乱,届时蔓延全国,定然流毒无穷。
这靖王设下的毒计果真狠辣,要不是此人自己磕药过量把自己磕死了,穆晴真恨不得将他吊在城门口每日毒打十遍。
这一日,穆晴正与众人商议后续对策,外面忽报穆晃求见。
黎国公世子穆晃?。穆晴听到这个名字有点愣怔。
上一次听到这名字,自己还窝在江南陪都,尚未开始反击叛军,如今想来,真真恍如隔世。
江南宗室最有名的纨绔子弟,去年她还拉着人家陪自己演了一出昏庸女帝只顾游玩的好戏来。
后面好像被自己忽悠着关心农业去了,许久不闻消息,怎么忽然来了定州?
穆晴目前自然没有心情跟他玩乐,只挥手说没空见。
来人却说,穆世子有紧急要事要禀,请女帝务必拨冗一见。
穆晴想起他那吊儿郎当、嬉皮笑脸的样子,能有什么要紧事。但念在当年自己证实女帝身份,也有此人的一分功劳,便放下手头卷宗,在偏殿接见了他。
不见不知道,一见吓一跳。
当年那个白白净净、风流倜傥的宗室子弟,如今竟变成一脸古铜、胡子拉碴的莽汉模样,穆晴几乎以为认错人了。
只他行礼以后,嘴角一咧,露出一副大白牙来,笑的没心没肺的样子,还能依稀看出当年的模样。
“你怎么成了这副模样?”穆晴奇道。
穆晃哈哈一笑:“许久不见,陛下龙颜更盛,比当年在江南时的斯文俊逸,顾盼之间,更多了几分威仪,趁得陛下一双凤目更好看了。”
穆晴翻个白眼,看来此人外貌变了,瓢里还是老样子。
穆晃接了穆晴的白眼,委屈道:“臣自得了陛下吩咐,四出奔走,为陛下寻访农神娘子,顺便搜罗天下优良的粮种,日日披星戴月,顿顿都在田间山头吃的,如此一大圈下来,自然成了如今成熟男人的模样了。陛下不念臣的苦劳,还嘲笑于臣。”
穆晴听得农神娘子,眼前一亮:“已寻到农神娘子了?”
穆晃垮下肩膀:“那农神娘子行踪飘忽,臣尚未寻得。不过……”
他话音一转:“臣为陛下带来一个惊喜。”
穆晴以为他寻得了什么优良稻种,心想敷衍夸赞两句,便要回主殿继续商议京师瘟疫之事。
谁料穆晃掏出一个布袋子来,伸手入内抓了一捧,献宝一般递予女帝面前:“陛下是不是在寻此物?”
穆晴一看,那上面棕灰色细如芝麻的草籽,正是自己苦思冥想的夏获草籽。
“你何处寻来的此物?还有多少?”
穆晃得意:“臣得知陛下要寻,已急行运了两车都带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14561|16015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了,后面还有七八车,两日内可陆续送到。”
穆晴听得,喜得立马站起来:“多少?”
穆晃伸出两只手比划着,咧嘴一笑:“一共八千斤。”
原来穆晃四处寻访粮种、各色作物,一年来,除了叛军盘踞之处,他几乎走遍了大历,对各处风物十分熟悉。
此番他正在潭东北部,听闻族兄说起陛下正重金急寻夏获草籽,自己又正正恰好有此物,忙星夜赶来定州。
“这夏获草籽,不止南萦国有,桂郡一带的沧岭山南,也有此物。本地人用来加入特制的酒曲酿酒,其味辛辣淳厚,真真是仙酿。”
“陛下你知道我的,见了美酒便走不动道。去年秋天正好寻到那处,便打算自己酿一大批,再让人改良酒曲,试试能不能把那辛辣味道调得柔和些。既要试验,便得用上许多,我便大量购入,几乎把沧岭一带的夏获草籽都买完了。”
“可惜东西送回府,我爹听说是要酿酒的,气得差点把东西扔了,幸而我娘劝住了,我也没得空回去,这东西便没用了来酿酒,一直放库房里积灰了。”
穆晴不想他竟然还有此番作为,喜得当场将太叔桓等人请来,又请医官反复查验这夏获草籽,果然没弄错,正是克制瘟疫的关键君药。
有了这八千斤夏获草籽,再配合原先准备的各色草药,足可将京师瘟疫之灾解了。
事不宜迟,穆晴马上命人将那已运达的两车夏获草籽配成药剂,送入京师,先给病重之人及老人幼儿服用。
京师染病者不止数万人,其中分治管理、轻重缓急都是千头万绪之事,幸而太叔桓处理起来游刃有余,交给他十分放心。
太叔桓肃然领命去了。
穆晴回头,用力拍了穆晃肩膀两巴掌,笑道:“从今日起,江南所有宗室,都要羡慕黎国公生了个好儿子了!”
穆晃听闻,喜得手舞足蹈,又忙着派人领军士去接那剩下的七八车草药来。
心头一块大石落地,穆晴忙亲自为大功臣穆晃接风洗尘,设宴好好招待一番。
席间,穆晃方又提起寻访神农娘子之事来。
他虽辗转多地,未寻得这神农娘子,只打听得此人名唤姚十娘,福宁人士,年约二十七八岁,自五年前与夫家和离后,一直于各处云游。
穆晴听了,心头一动。
既然知道了姓名,若是离得近时,大可以用村民卡牌进入这农神娘子的视角,或许可以知道她所在何处,不就能找到此人了。
她自穿越以来,便一直想着改良此地的粮食作物。正所谓仓廪足而知礼节,只有让百姓填饱肚子,衣食无忧,方能真正实现盛世之治。
江南的那些个被原身女帝重金打造的园林,水系发达、又专门圈了起来,方便专人看守管理,不正是实验改良育苗的最佳场所?
穆晴还专门请方玉壶在江南细细改过那些园林的水道,万事俱备,只欠一个真正的农学院了。若是寻到了农神娘子,说不定还真能培育出令粮食产量翻倍的良种。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有封禅积分的基础上。
前几日积分尽数用完,不知这几日叛军归降、京师光复、治理瘟疫,系统能给多少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