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烟火114

试验站的位置,可以说是四六不靠。一片农田的中间,被用土墙围起来一片。在外面,能看见一排排茅草平房。

从大路上转过去,是一条能容拖拉机开过去的乡间小路。路边石一排掉光了树叶的杨树,杨树后面是灌溉的小渠,深度只能到大人的小腿肚为止。小渠的另一边就是看不到头的麦田。

这个时节的麦田绿油油的,却也看着干巴巴的。它们等到着春天的到来,才能返青。

这一条路得有一里多,她放缓了速度,慢慢骑着。到了跟前,看见了两扇铁栅栏门。此时门已经打开了,门口的也已经清扫过了,地面上留着扫帚划过的痕迹。

她下了自行车,推着朝里面去。

在两排房舍中,几乎一眼她就能看出金寿和枝芳住在哪里。

别家的院子是凌乱的柴火垛,是乱七八糟放置的小板凳,农具,以及麻袋装起来的干柴草,各有各的乱法。

只金寿和枝芳,小院里整整齐齐的。

正看着呢,瞧见后院出来个人,拎着个篓子,篓子里是规整的整整齐齐的柴火。她头脸包裹的严严实实,手上带着手套……从身形上看,是枝芳。

她推着车子往前走,在枝芳掀开门帘要进去的时候,她喊住了:“枝芳。”

枝芳顿了一下,转过头来,愣了一下,然后拉下包裹脸的头巾:“妈?”

紧跟着,门帘被撩起,金寿从里面出来了。他卷着袖子,系着围巾,“妈?”说完,急匆匆的就往出跑,接了自行车往里面推:“妈,快!屋里暖和。”

枝芳放下了柴火,一边笑一边撩开帘子:“快!妈,咱吃饭。”

桐桐应着,就往里面走。

孩子嚷着叫奶奶,她过去把孩子揽住了,这才又打量小屋。

这屋子也就是三十来平,一铺小炕,刚能挤下四口人。炕上铺的很整齐,炕头放着柜子。被褥叠的整整齐齐的,只留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小褥子铺在炕头。两个孩子坐在炕上,脚塞到小褥子下面,正在玩耍。

炕下面有灶台,这会子锅里冒着热气。有红薯的味道从锅里散发出来。灶膛变放着两个篓子,一个放干草,一个放干柴,一点也不乱。

在另一边的墙角,还砌着一个壁炉,炉膛里灰烬正旺,枝芳把篓子里的柴塞进去:“妈,过来坐,这边暖和。”

其实,整个屋子都算冷。

这里里外外是重新刷了一层,虽然是泥河柴草,却叫墙面硬化了,也加厚了,更保温。再加上这小小的壁炉,只要升起来,屋里瞬间就暖和了起来。

枝芳把热毛巾递了过来:“妈,擦一把脸。”

金寿把饭端到小方桌上:“妈,吃饭。”

其实是吃了饭来的,但她还是坐过去:“半碗饭就行,渴了,就不要水了。”喝点稀饭吧。

“嗳!”

南瓜粥,蒸着红薯,一碟子凉拌的水焯过的红萝卜,一碟子切丝的咸菜萝卜。

“孩子吃过了?”

“嗯!给冲了奶粉,吃了蛋羹和几口菜。”差不多就喂饱了。

枝芳指着咸萝卜:“妈,您尝尝,这是金寿腌的,味道可好了。我还怕腌不透,谁知道才一个来月,就透了。切丝切的这么细,特别的好吃。”

看切出来的形状都知道,那是把萝卜切成小块,确实可以更快的入味。

切丝……也就马马虎虎,但是枝芳夸切的好,那就切的好吧。

看的出来,虽然简朴清贫,但日子过的却有滋有味。

桐桐一边吃着饭,一边跟两人把这两天的事都说了。

金寿皱了眉,不管是对老二家两口子离婚的事,还是对小意这个婚事……怎么说呢?这难道算是好事?

可桌下,枝芳轻轻的踢了他的脚。

金寿:“……”

枝芳说:“妈,您跟我爸别愁。我二哥二嫂都三十多岁的人了,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开颜这孩子懂事,又是大姑娘了……二嫂工作条件好,对孩子来说,不是坏事!他们有他们的取舍,我觉得可以理解。”

金寿给她夹菜,枝芳就又安慰婆婆,“小意是个有主意的人!有主意的人拿定了主意就难改。她自己是大夫,顾艇的情况她知道,且有心理准备。不管是最好的结果还是最坏的结果,她都是有了心理准备之后才要结婚的。顺着她的心意吧,回头……要是真有后悔的那一天,咱再说!我觉得,只要是想要的,能得到就是最好的。”

金寿心里笑,其实自己妈真的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她不是很需要被安慰。但是……能想着不添堵,用心去安慰,这就很好。他感激的朝她笑:做的好!х?ζ?

桐桐:“……”行吧!我有被安慰到。

她关心起了枝芳父母的事,“听说在京城?”

枝芳‘嗯’了一声,这才又低声道:“特殊人才受特殊保护,跟我爸我妈一起的,还有很多搞科研的科学家,已经施行了军管。军管直接向ZONG理负责,每周一汇报。没有ZONG理的命令,谁也敲不开那里的大门。”

她朝婆婆笑:“所以,他们很安全。除了不能见面,信件都不方便之外……一切都好!我觉得不用担心,如果那里都不安全,那就再没有更安全的地方了。”

桐桐有些惊讶,她也着实没想到枝芳的父母这么特殊。

金寿说自家妈:“您别操心了!如果需要帮助,我会跟家里说的。要是我不言语,那就是情况尚好。我俩在这里,其实……也还行!这个月陆续有几个农林大学的老师来了……我的情况跟他们比起来好一些。因为我一直在试验站,坚持劳动……所以,我是自由的。因为没丢掉劳动人民本色,所以我的状况也还行,且应该不会更糟。”

桐桐嚼着萝卜,“我跟你爸呢,别的没有,这些年就是攒下一些人脉。有任何事情,都要及时言语,不要怕添麻烦。我俩还都不到五十岁,又不是真的老了。这些年,也是用心保养,身体也还不错。能给子女依靠,那是做父母的成就。你们也都是做了父母的人了,人同此心。你们要是能庇护孩子一辈子,难道不会心安?”

金寿鼻子酸涩,然后‘嗯’了一声。

“我跟你爸就是这么想的!不管多大的事,只管言语。你爸你妈能给你们接住!实在不行,农场就是退路。你爸去办事了,叫你们姨夫审批农场军管的事。外面就是天塌了,农场也是退路。”

金寿:“……”他闷闷的应了一声‘好’,只是:“本该我们争气,给你和我爸长脸的时候……谁知道了到了现在了,拖家带口的挂累你跟我爸……”做儿子的心里是啥滋味呢?

桐桐就笑,指着自己的脸:“你看看,你妈脸上长皱纹了没有?”

金寿看到母亲光洁的脸,除了眼角细小的笑纹,并不见苍老。

“你看看你妈的头,别人的妈妈都生了白发,你妈头上有吗?”

早年有!三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有白发了,反倒是这些年,又变黑了,全黑了,一根白发都看不见了。

桐桐伸出手,“看看!”

手细腻白皙,指甲粉红晶莹。

枝芳艳羡的抬手摸了摸:“我戴着手套干活,已经算是保养的很好了……”但是没想到,自家婆婆还能保养的更好——这一定是有秘方的。

她觉得,最大的秘方应该是夫妻恩爱,心态好。

别管啥日子,多糟心,自家婆婆永远是好心态。她就问呢:“您真的能不操心?”您也不是那样的人呀!

桐桐:“……”需要操心的时候当然操心,“但要是扛不动了,我这不是想着,还有你爸呢吗?”

枝芳就笑:“我也觉得,反正就金寿呢,我怕什么?”

金寿无奈的笑,并不反驳。

枝芳又说:“我还想着,要是我办不了,他也办不动,改变不了,那大概再没有办法了。顺着天意,爱咋咋去……人力不可更改的地步,那就都别费劲了。”

桐桐:“……”话也不能这么说,“真到了那个份上,我会想着人多力量大。把可靠的力都借上,许是就有办法了呢?”

枝芳懂了:“我们要是扛不动,就找您和我爸,家里还有兄弟姐妹……”

对了!就是这个意思:“守望相助,相互扶持,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嗳!我听您的话。”枝芳大口的咬着红薯,“真有事了,我肯定回家找您和我爸。”

那就行!这次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

吃完饭,桐桐就不多留了,开颜还在小意那里放着呢。要走了,她拿了二十斤粮票,放在小桌上,“给孩子加点细粮,你俩也要吃点主粮。”

以前有各种补贴,现在都没有了。工资有,配额的粮食也有,但肯定没有以前那么宽裕了。

枝芳就不安了:“孩子喝的奶粉都是家里给的,还有孩子的衣裳……”这些真的已经不少了。金家跟自家不一样,孩子多,对公婆来说,孙子孙女就多。要是每个都这么补贴,可想而知,他们的日子过的也很紧巴。

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再要公婆的补贴呢?这已经补贴了很多很多了。

揽月和飞舟抱着奶奶,揽月说兔子味儿的蛋羹,飞舟一直追问奶奶,过年回家有没有肉味的兔子。

孩子童言童语的,当奶奶的却只笑:“改明儿,叫爷爷给你送肉兔子来。”

枝芳赶紧道:“妈,有什么条件就给什么条件下的最好的,这就行了。”不求够不到的东西!也不能叫他们要那些以他们的能力够不到的。

桐桐这次却没顺着:“他们爷爷奶奶能够到的,那就是有这个条件!爷爷奶奶有这个条件,给他们这个条件下最好的,你们不要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