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改善作物计划

    “老五你记住了,是我们一大家子把你供出来的,不是我们求着你,你要是觉得我们丢人,尽管带着你的妻女分出去过就成。不用跑到你老娘我面前来说三道四!”

    苏慕宁看着孔善德这副模样,只觉得十分可笑。

    不过想要像对大房、二房那样把五房这么分出去,却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其一,孔大江和孔大海不是她生的,他们中间还是隔了一层的。孔善德却是从孔苏氏肚子里生出来的,血浓于水的关系。

    其二,孔大江和孔大海早就有了分家的打算和决心。孔善德压根就没有想过自己分出去过,最起码只要苏慕宁还活着,他就不想要分家。

    因此苏慕宁知道,就算这孔善德和他们真的不是一条心了,胳膊肘向外拐了,这个家也不是说分就能分出去的。

    听了苏慕宁的话,孔善德在心里松了一口气,娘刚刚是在生气,并没有真的打算把他们五房给分出去。

    孔善德这会得了教训,也老实了不少,不敢对着他娘像先前那般大呼小叫了。

    生怕他娘一个不顺心就要吵着把他们五房分出去。

    “行了,你也回去吧,我们也要回家了。”

    苏慕宁看着一直杵在她身前,低眉顺眼的孔善德,心里暗道果然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是没有道理的。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打一顿就好了。一顿不好怎么办,再来一顿。

    苏慕宁表示有些孩子就是好好说话听不进去,比如孔善德这样子的。

    得比他更凶,站的更高,才能压住他。

    在这个世道,他是她的亲儿子,只要苏慕宁拿出孝道来,孔善德是怎么都不会翻了天的。

    苏慕宁刚才也想过了,要是就这么把孔善德分出去,未免太便宜他了。

    这么多年家里人勒紧裤腰带的供他,然后等他好了,就把他分出去过快活日子了。

    苏慕宁越想越不划算,怎么着也得让他当回老黄牛,把先前老三老四为他付出的还了才是。

    “是,娘,那儿子就先回去了,你们路上也注意安全。”

    孔善德一听苏慕宁的话,就知道她应该是不生气了。于是低眉顺眼的应了下来。

    孔善民和孔善财驾着骡车,一路上大气也不敢喘,但是嘴角却是时

    不时的往上抽一下子。

    这老五虽然是他们的亲兄弟,但是这么多年来他们掏心掏肺的付出,换来的却是他的嫌弃,任谁听了都会心凉。

    但是今日苏慕宁让孔善德吃了憋,一想到孔善德憋的满脸通红的模样,两个人就觉得心里说不出来的畅快。

    同时之前心头的阴霾也一扫而空。

    因为通过这件事情,他们清楚了,娘现在是站在他们这边的。

    娘不再是从前那个满心都是老五和小妹的娘了。

    等回了家,又是一顿忙乎。

    苏慕宁盘算了一下这段时间的事情,清点了一下自己的余额、购物车还有仓库。

    这才想起来之前她匆忙收起来的那些刚种出来的作物。

    各式各样的,可真好啊。

    苏慕宁想了想,那就一点一点的拿出来吧!

    既然在这个朝代,有种子能够种出来,那么她拿出来就有出处,就是合理的。

    想到三年以后的那场大饥荒,原书中描述的饿殍遍野的场景,苏慕宁就感到一阵不寒而栗。

    太可怕了,也太惨了。

    但是现在她来了,她知道这件事情将会发生。

    苏慕宁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但也不可能完全阻止这场灾难的降临。

    她是人,不是神。

    神给了人怜悯众生的心,却没有给人解救苍生的能力。

    但是苏慕宁有拼夕夕,所以她会尽力挽救这场灾难带来的损失!

    这不仅仅是为了天下百姓,更是为了她自己!

    只有大家好了,小家才会好。

    没有国,何以为家?

    这一点苏慕宁还是分的清楚的。

    要想在这个时代过得风生水起,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对付饥荒第一招:从源头上解决粮食问题。

    苏慕宁认为,应该先把那些高产作物一步一步拿出来,并且若是能够在周边的地区得到推广种植,那就更好了。

    她查看了一下自己的仓库,清点了一下里面的东西,把高产作物都挑了出来。

    高产作物:玉米、红薯、土豆、花生。

    苏慕宁仔细思考了一番,觉得其中对生长条件要求最低、最好种植的作物应该非土豆莫属。

    而且土豆的亩产量在三千至五千斤左右,若是选用优良品种,再加以精心培

    育,亩产量甚至可以达到八千斤。

    红薯的产量虽然和土豆不相上下,但是其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相较于土豆来说要高点。

    而花生和玉米的亩产量虽然相对于这个朝代的其他作物来说,算的上是十分高产了。

    但是,和土豆红薯一比,立马又被甩了十条街。加上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更高,因此苏慕宁也将其移除了首选方案。

    因为首要目标是填饱肚子,活下来。

    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去谈改善生活,吃的美味。

    就这样,苏慕宁拍板决定了,让土豆来当这个老大哥。

    土豆的生长周期是六十至一百天。

    这样的话,苏慕宁想了想,等地里的粮食收了,天气还不是太冷,还可以再种上一茬。

    家里当初一共有二十亩地,分家的时候给大房和二房一家分了四亩地,也就是分出去了八亩,还剩下十二亩。

    这十二亩地如果都种上土豆,那么就算按照最低亩产量三千斤来算,这一次他们都能收获至少三万六千斤土豆。

    三万六千斤!

    这也太多了吧!

    苏慕宁飞快搜索着孔苏氏的记忆,这个朝代平时种植的粟米还有荞麦、水稻这些作物,亩产量往高了说,也不过是亩产四百斤!

    这还是风调雨顺的时候,若是碰到不好的天,收成都能直接减半!

    越是多想,就越是心惊。苏慕宁甚至自己把土豆拿出来这一举动会多么的举世震惊。

    但是她也不可能不拿出来。

    而且出处也有,就是镇上那个喜欢收集乱七八糟种子的种子店老板。

    三万六千斤土豆?

    这还是用最坏的条件和最低的产量估算出来的。

    苏慕宁想了想,太多了。

    这么多的土豆可以干什么呢?

    酸辣土豆丝、干锅土豆片、土豆泥、土豆饼、红烧土豆……

    还可以做薯片、薯条……

    苏慕宁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肚子里微微咕噜了一声,馋虫在召唤她。

    家里可是有十二亩地的,苏慕宁觉得要是全来种土豆是否有些暴殄天物了。

    完全可以以种土豆为主,留出一小部分来种一点红薯、花生、玉米。

    等到入了冬,她还可以在家里吃上热乎乎的烤红薯,烤玉米。

    还可以吃水煮花生、五香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