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定心丸

    夏春苗看过去,那些人穿的还算齐整,可如今天已经转凉,居然大多都穿着单衣。

    而对比桃源村的人,因为景观鱼的原因有了收入,大多人家都穿了夹棉的袄子。

    夏春苗在打量封地的村民,而村民也在打量她。

    “这位就是福润乡主啊,听闻她是元帅林放的亲生女儿,而且她入了京城易家的族谱。

    现下我们都在她的封地上,交税也是交给她,不知道她要给我们收几层税。”

    “咱们是逃荒来的,前几年是不用交税的。

    你们原来便住在这里,怕是多少要交一点。

    福润乡主看着便是个有福气的,看起来心肠好着呢,你们不用担心。

    你看桃源村的人现在过得多好,听说他们村的人一个月吃好几次肉呢。

    你们看他们身上穿的,都是夹棉的。”

    “岂止是穿的,你看他们一个个红光满面,眼睛里面都透着光,人有了奔头啊,就是这样的。

    咱们的日子过得好不好真不一定,毕竟咱不是桃源村的。

    乡主一个人也管不了那么多事,她还得照顾娃子呢。”

    夏春苗凑到刘翠花耳边说了几句话,刘翠花点点头,大声喊道

    “哎,你们那些看热闹的一起过来,福润县主有话要和你们说!”

    夏春苗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娘这嗓门怕是大喇叭都不及。

    那一堆人听说福润乡主有话与他们说,心里面都很激动。

    在普通村民的眼中,不论是乡主、县主,那都是他们高不可攀的存在,县主有话对他们说,实则是抬举他们了。

    几个胆大的汉子媳妇走在前面,后面乌泱泱的跟着许多人。

    刘翠花道,“春苗,别看现在来了这么多,其实还有好些没来。”

    “嗯,村里人都有农活,定不会全来。不过,有这些人回去带话也差不多了。”

    “带话?春苗,你想说什么?”

    “娘……”

    夏春苗刚准备说,那群村民已经走近了,为首的一个穿着袍子中年汉子跪了下来。

    “草民徐石林参见福润县主。”

    接着后面的村民也都跪了下

    来,参差不齐的声音响起,“参见福润县主。”

    乌泱泱的跪了一批人,桃源村的村民也懵逼了,他们似乎忘记跪了。

    桃源村的村民都认识夏春苗,虽然她升了县主,他们也敬重她。可是这敬重并不是因为她现在是县主,而是他们原本就敬重。

    看着那些跪下的百姓,桃源村的百姓其实最有冲击感,春苗,她已经不是桃源村的那个姑娘了,是他们的县主了。

    他们是不是也该跪下了?

    夏春苗本就十分敏感,此时她已经看出了桃源村众人想跪又不知道该不该的窘迫心理。

    于是便开口道,“今儿是你们第一次见我,跪也就跪了。

    不过我既是县主,你们也在我的封地,我说的话,你们就得听,是不是?”

    众人纷纷称是。

    “我先说第一件事,以后在封地,所有人看到我都不必下跪。你们能做到吗?”

    村民们抬起头,相互看了几眼。

    刘翠花大声喊道,“还不赶紧起来,县主说不跪那便不跪。”

    “谢县主。”

    村民们纷纷站了起来,不知是不是被夏春苗的气质折服,这百人多的队伍,此时静悄悄的,一个说话的都没有。

    “第二件事,如今你们都是我封地的便不分什么桃源村和外村,以后你们都得团结在一起,一起过好日子。

    只要你们肯认真踏实的干活,桃源村有的,你们都有。”

    这句话说完,那些村民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不少感情脆弱的已经在抹眼泪了。

    “第三件事,本县主会帮你们脱贫,让你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只是需要些时间。

    不过有件事情现在便可以说了,以后在我封地的所有村民都不必交税。

    自家种的粮食全是你们自己的。”

    听到这话,在场的所有人都静默了数刻,可静默之后便是欢腾,不管是桃源村的还是外乡的村民此时都忍不住激动起来。

    “福润县主长命百岁!”

    “福润县主百病无灾!”

    “福润县主是天仙下凡!”

    “福润县主……”

    夏春苗看到村民脸上开

    心的笑容,心中也是一阵暖洋洋,不过再这么喊下去怕是就要成传销组织了……

    “好了,我今儿刚回来,得回家看看了。

    你们也都回去吧,该种地的种地,该打猎的打猎。

    你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村民们都很听话,乖乖的便走了,不过此时他们心中的疑虑都没了,来的时候那种好奇和担心此时都被一种安心和满足取代。

    村民的心声都一样,有了福润县主,他们也能过上好日子了了。

    坐在马车上的易清流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眼眶有些湿润。

    自己已近古稀,起起伏伏不知多少次,生死更是看了若干回,是最知道这世道的艰难和险阻。

    可当他看着外孙女那笃定的模样,他就是相信春苗能做到,她说到的都能做到。

    他很自豪,有这样的外孙女,就算他现在闭眼,也没什么遗憾的了。

    夏春苗见外乡的村民都走了,便道,“娘,我和你们一起走回家吧。”

    刘翠花点点头,“要的,要的。”

    夏春苗刚走了几步,后面便传来一道洪亮的嗓音

    “福润县主回桃源村了,奏乐走起!”

    喧闹的锣鼓声响起,夏春苗不知不觉的便走在了最前头,家里的长辈都默认与她保持了一步的距离。

    夏春苗没有打破这不约而同形成的战队,她还是夏家的姑娘,也是桃源村的夏春苗,可她也是他们的县主了。

    封地里的所有人,如何生活,是否快乐,都与自己息息相关。

    她看着怀中的两个孩子,看着两边已经发黄的沉甸甸的稻谷,从心底舒了一口气。

    “咱们先将这块儿地方弄好,以后才机会改变这大辰,甚至是这世界。”

    此话刚出,两孩子便笑了,咯咯咯的笑声在这青山绿水间回荡,似乎在做着回答。

    回到家了,夏春苗站在门口先将两个娃娃放了下来,然后去接易清流下车。

    然后夏春苗站在门口道,“到家了我便还是春苗。

    爷奶、外公、爹娘、叔叔,之前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不然我会拘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