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烟火127

大雪之下,万籁俱寂。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叫头脑发热的人脑子一下子给冷静下来了。

然后上面的部门会下来人了,调查整个事件。

没有死了的刘刚,告了孙成!孙成就是罪魁祸首,而孙成是一个人吗?这是一撮子人呀!凡是跟孙成勾连的,都该关起来,送到牢里去。

跟着孙成一块打人的那几个小子,首当其冲,必是要受到惩处的。他们害怕,那怎么办呢?他们叫屈:我们为什么听孙成的?难道不是你信任孙成,造成了现在的恶果么?

况且,我们只是不得不听孙成的指挥,又不是同谋!要是这么说的话,县里跟孙成关系好的多,那个攻击咱们的公社的人更是都该被送进去。

还有——苏大民!

当时,是你见的苏大民,苏大民信任你,也是认为农场有问题,这才有了袭击刘南生的事件。要不是这样,我们怎么会被孙成牵连?

苏大民配合了孙成,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农场那么多人,都跟孙成一块吃饭,他们信了孙成的,是孙成的同谋,这又怎么说?

孙成的妹妹和妹夫还都是农场的,他们就都没有责任吗?

他们这么说了,苏大民偏还跑去说明问题,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然后检举了农场那些背后算计他的同事:“……他们居心叵测,我是信任同事,没有想到结果是这样的。”

这就跟个雪球一样,一下子给滚起来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这就不是农场能决定的了。

地区的上级部门派了人,也看了劳-改农场,看望了刘南生。最后开会,给的结果是:农场包括苏大民在内的十七人,都是孙成同党。他们勾结外人,对JUN事单位的安全造成了威胁,罪大恶极,应接受专政。

意思是,得下大牢。

可紧跟着,吴小兵检举揭发妻子孙梨花,说孙梨花记恨对她有恩的刘南生,跟孙成密谋要害刘南生。而且,孙成是借运动,目的是敛财。

他还拿出了证据,孙梨花帮孙成藏起来大包的银元,这都是抄家抄来的,本来该交公的,结果被这兄妹俩私藏了起来。

于是,孙梨花被判的极重,一下就判了二十年。

吴小兵检举揭发,及时与孙梨花划清界限,减轻了罪责,去石场劳动改造半年即可。

但是一旦被处罚,农场就得开除。这是写在职工手册里的!

于是,吴小兵和孙梨花一样,在处罚下来之后,被农场开除。两人膝下有两个孩子,年纪也都不大,被送到吴家,由爷爷奶奶代为抚养。

吴小兵这些年在农场干的都是轻松的活,虽然没有啥前途,但确实没受过大苦。石场的活儿太重了,他干不了。

为了再减轻处罚,他把农场参与的人都一一点到的。当时跟孙成吃饭的都有谁,在哪里吃的,吃的什么,当时是怎么说的,他们私下又是怎么想逃避劳动,想在农场里兴风作浪的。

那真是一点都不隐瞒了!

话说到这里,就问这些还在医院养伤的,他们会怎么办?家属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吓懵了,谁隐瞒,谁把牢底坐穿。

于是,谁出的主意,谁说可以撺掇苏大民,这都被挖了出来。你指责我,我指责你。

出主意的两个人被关进去了,判了三年。其他人去石场三个月。

农场依照规定,依旧开除!一旦开除,其家属的成分就成了坏分子。当然也要一并开除,全部清除出去。

果不其然,有人要离婚。夫妻只要离婚,划清界限,前夫的成分不会影响前妻!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无法改变,但是夫妻可以。

开颜就那么默默的看着,看着女人跟丈夫离婚,舍弃了孩子,送孩子回老家村里寄养生活,然后自己留在农场继续工作。

她看着做母亲的推开哭的撕心裂肺的孩子,转身走了,她也转身,早早的离开了,不敢看这一幕。

而这些,反倒是反证了苏大民是被人蓄意加害的。他免于处罚,顺利的去了地方上工作。

苏大民站在院子里,看着外面:没有人!没有人来帮自己搬家。

他喊妻子:“收拾东西,尽快走。”

苏妻当年是农场里有名的铁娘子,特别能干,能吃苦,干什么都很利索。这些年也一直不声不响,操持家里家外。

她穿着补丁棉袄,揽着小女儿坐在炕沿上,没动地方。

苏大民从外面进去:“这是咋了?赶紧收拾呀!”

苏妻看了他一眼:“你回来没说过,刘大姐是被你骗出去的。”

苏大民:“……”他摘了头上的帽子,蹲在门槛边:“我确实……是被孙成骗了。”

“大民,农场对咱有恩!”苏妻摸着小女儿的脑袋,“我生咱丫丫,难产!是刘大姐第一个赶到产房外,抽血给我输血的。是林大姐赶回来,进了产房,把丫丫接生到世上的。这些……你都忘了?”苏大民:“……没有!”

“那你管劳改院里关的那些人是咋管理的?跟你有什么关系?孙成和孙梨花当年要害你,是农场的领导信你,保的你!他借着劳改院的事,不光是要报复刘大姐,还要把林大姐,把金场长这些人都拉下去,踩到泥里,你不知道?”

苏大民:“……”

“金场长几次给你说话,你有麻烦找去,哪次没管?”

苏大民:“……”

“人人都说你是好人,你好说公道话,是个直肠子……”苏妻摇头,“但你不分好赖!谁说你好,谁就是好人!”

“不是的!不是这样的……”

“不管是哪样的?!”对方擦了眼泪,“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你是奔前程去了,我不能拦着。那咱俩就离婚,就划清界限。你放心,我会跟人说的,离婚是我提的,跟你没关系,你不是陈世美,不是抛弃妻子。”

说着,喊西屋的孩子们:“都进来吧!你爸是忙大事的人,跟着你爸,你们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那就都跟着我,要饭的妈比当官爹靠谱,咱都别耽搁你爸的前程。我跟爸爸虽然离婚,但妈还是妈,爸还是爸!”????

苏大民一下子站起来:“你说的这是啥话?”

“你要么,就好好的留在农场,咱俩申请去河滩那边,那边远的地方艰苦一下,咱去那边安家。管一片草场,养一群牛羊;要么,就离婚,你过你的,我带着孩子过我们的。”

谁也没有想到,那些丢了工作,成了坏分子的,有人的媳妇选择了离婚,舍弃了孩子。可明显前途看好的苏大民,他的媳妇也选择了离婚!她不要苏大民了,却要四个孩子,一个都不放弃。

苏大民拿着离婚证,背着被褥,拎着一兜子衣服,一兜子日用品,然后离开了农场。

农场彻底安静了,地区来人了,认可了劳改院的管理,证明了农场的立场没有问题。那么,谁都不要再质疑了,连农场内部的人无事都不再靠近那个地方。

刘南生还在炕上躺着呢,她现在身上没好,是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

鲁立吹着药:“婶儿,没法子,苦也得一口一口的喂你。”

刘南生失笑,“药能多苦。”是有些苦吃得说不得。

把药喝了,鲁立赶紧给塞了一个枣到嘴里:“林姨送来的,您含着。”

正说着话呢,孙平回来了:“妈——老家大队上来电话了——”

“咋了?”

“我二叔二婶被送去修水库去了!他们被打成坏分子……老太太病重了……”

鲁立就问说:“不会是叫你回去伺候吧?”

“我这边的情况都知道,家里离不开人。大队派人照看着呢!不过听那个意思,好似情况不大好!”

刘南生就说:“那就等着老家报丧。人要是死了,你可以回去办丧事。”但要是活着,还是算了吧。

“我也是这个意思。”孙平把帽子摘了,就去接了鲁立手里的碗:“又麻烦你了。”

“嗐!我闲着也是闲着。”鲁立指了指外面:“锅里热着饭,我先回去了。”

“好!路滑,慢点。”

“嗳!”

刘南生看了儿子一眼,看看撩开门帘出去的鲁立,若有所思。

等到桐桐跟着小意过来,陪着小意给刘南生针灸的时候,刘南生主动跟桐桐说:“你觉得鲁立和孙平……这俩怎么样?”

啊?

“鲁立天天晚上回来陪我住,孙立又怕她弄不动我,还不敢避嫌,往宿舍住。两人就这么一个门进进出出,天长日久的……孙平倒是无所谓,大男人嘛,怕什么?就是鲁立……少不了被人嚼舌头。”

桐桐:“……”咋说呢,这事要是鲁正儒和高迪不同意,那高迪就会过来帮忙照顾。甚至出面跟桐桐商量,看看是不是在医院养着,医院有护士,不是非得回来。

但是,鲁立过来照看,这孩子没多想,就是觉得人不能动,孙平照顾不方便。她那边,孩子大了,她爸妈带着就行,过来搭把手。没想那些有的没的。

但是鲁正儒和高迪肯定知道有闲话,没阻拦,就是觉得孙平这个孩子可以。不过是鲁立离过婚,还有个孩子,人家孙平没结过婚,他们怎么能开这个口?

现在听刘南生的意思,她也不介意鲁立有过婚姻,带着孩子。其实,能真的不在意这个的男方母亲,不多!尤其是以而今这个年代来说,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的。就算是刘南生思想进步,但管人家的事,跟作为母亲管儿子的事,想法不可能一样。

桐桐就把话挑明:“您看上鲁立了?”

孩子是好孩子,有啥看不上的!年轻的时候吃过亏,算是真的长大成熟了。

桐桐就知道,她是真不觉得女人结过婚有孩子是什么大事,“……那我先去问问老鲁和高校长的意思……你们要是都同意……那咱都别言语,叫孩子自己先接触……别戳破!有缘分自然就走到一起了,没缘分孩子们也不尴尬……”

成!你办事总是妥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