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姐 作品

第15章 增加经营项目

梁玉芳在娘家已住了好几天,她每天都起很早,和弟弟梁建辉一起过林若霞那边帮包粉角。看着弟弟和弟媳他们生意越做越好,她在心里替他们高兴。

同时她也在为自己家的事情焦急。黎铭成有三兄弟,他排行最小。父亲已过世,母亲跟大哥生活,现在家里就剩黎铭成一个人,田里地里的活儿他肯定不会干的。

“若霞,我想回家看看,田里的稻苗要施肥了,地里的花生也该拔了。”梁玉芳一边切着菜一边喃喃说道。

“三姐,你千万不要主动跑回家去,这样会给黎铭成蹬鼻子上脸的!”林若霞劝道。

“唉,都一家子的,就不要计较那么多,让他一步死不了。”

“你是这样认为,他是这样认为吗?三姐啊,那些活儿他会去做的,不要啥事都自己一个人包揽了,这样他会有依赖性的。”

“唉,他从没干过农活,都是我干的……”

“啊!”林若霞很惊讶,三姐在家里到底是怎么样的生活状况?她想了解清楚。

“三姐,这个黎铭成真的什么事都不干的吗?”

“他不愿意干我也没办法,他带孩子,我干活,都不要紧,啥事都是要人做的,只要他愿意做事就行!”

“农村人不干农活,不是大笑话吗!跟这样的又懒又横的人过日子,还真的不如离婚算了吧!”林若霞在心里惊叹道,她要奉劝三姐脱离那个人渣,重新寻找追求人生之路。

“三姐啊……”

正当林若霞要说的时候,梁建辉买粉皮和肉回来了。

现在不仅粉角越包越多,而且也拥有了自己的板车,桌子也由原来的两张增加到了四张,凳子由原来的十张增加到了二十张。

梁建辉有了新的想法,他说:“现在粉角生意做的挺稳定的,我想增加经营项目,就是做多点花样,你们看怎样?”

林若霞说:“一头牛也是放两头牛也是放,增加经营项目好啊,只是不知道做哪样好呢?”

“我想了想,增加个豆浆怎样?我们家不是有一座石磨吗,物尽其用,我们就做石磨豆浆好吗?”

“阿辉,还是你脑子好使,这都让你想到了,我觉得行,就卖石磨豆浆。”

梁玉芳听着弟弟、弟媳对做生意津津乐道的,也帮着出主意,她说:

“我平时买豆浆时看见人家都是配油条吃的,既要包粉角又要炸油条,你们肯定忙不过来,我呀建议你们去别人那里批发油条就行了。”

“嗯!卖粉皮旁边就有一家炸油条卖的,我去买粉皮时,顺便去批发油条回来就是了。”梁建辉说。

“这个豆浆大多数人都喜欢喝暖的,所以得保温。”

“这个简单,买两个保温瓶回来就是了。”

“还要买喝豆浆的杯子哦!”

“对,真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啥我们都想到凑齐了,明天开始我们就开始卖豆浆,石磨豆浆,下午我去买黄豆和白糖,今晚睡前要记住浸豆子,三姐,若霞,明天早点起床,磨豆浆。”

听着弟弟给自己安排任务,梁玉芳不禁流露出复杂的表情,她“唉”地叹息一声。

“三姐你怎么了?”

“三姐她想着家里田里的禾苗和地里的花生了。”

“三姐,你不能主动回家哦,你这么做是向那畜生示弱,他会变本加厉欺负你的!”

“阿辉,你看三姐天天早早过来帮干活,从明天开始我们又要增加工作量了,我们两个忙不过来了的,而且这豆浆隔夜磨不好,得早上磨,现做现卖才能体现它的品质。

我看这样好不,我们每个月给回三姐人工钱,这样让她安心待在这里,别去想农村家里的事了。”

“若霞,你的建议我赞成!三姐你的意见呢?”

三姐犹豫一下,然后不好意思地说道:“都一家子里的人,讲什么人工钱咯,那不是见外了吗!”

“话可不能这么说,你和孩子都得吃饭,哪有干活不拿工资的。三姐别不好意思,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假如我们请别人做,同样得给人家工钱的。”

“对呀,三姐就这样定了。”

三姐表情有点尴尬,但心里还是很乐意接受的。

“对了,三姐,我们家那石磨很久没用了,你回家后把它找出来,清洗干净,检查一下木把手坏了没有,如坏了,让若霞爸赶紧做一根,明天我们过来时搬过来。”

“好的,这事交给我就行,你们尽管卖粉角去吧。”

……

第二天四点,姐弟俩就一个抱着石磨的定盘,一个抱着石磨的动盘,来到了林若霞家。

林水旺也起床了,他进来看了看石磨,说:“今天我帮你们做副石磨架子来,这样方便干活,现在就放在凳子上磨着先吧。”

“爸,让您操心了。”梁建辉说道。

“阿辉你去买粉皮油条吧,这里交给我和若霞就是了,少了个人手包粉角,得抓紧。”

“好的。”梁建辉应了声走了。

三姐接着又说:“若霞,切菜炒制馅料,是技术活,你来做,推磨磨豆子的体力活交给我就是了,我是干农活的有的是力气。”

林若霞笑了,姑子弟媳两紧锣密鼓地干了起来。

……

豆浆煮好后,梁建辉立即跑去叫林水旺来品尝。

梁建辉把热乎乎的豆浆端到老人家面前,老人接过豆浆,喝了一口,夸道:“又香又甜又丝滑,好喝。”

“爸,再来一根油条,这和豆浆是绝配。”

看着老人津津有味地喝着豆浆吃着油条,大家都乐了。

“阿辉,这豆浆打算卖多少钱一杯啊?”老人问。

“一毛钱一杯。”

“嗯!这样就可以了,不要赚人家太多,有赚就行了,薄利多销这生意才能做长久。”

老人是淳朴老实的,只要是劳有所获就行,他这种崇高品格,让三个年轻人敬佩。

三姐在小心翼翼的把豆浆装进保温瓶里。

“三姐,不要装完,留一些给孩子老人,油条粉角也拿些过去。”林若霞说。

“就拿些豆浆油条就行了,粉角就不要啦,天天吃,腻了!”三姐说。

“我也腻了,粉角不想吃了。”老人也摇头说道。

“哈哈哈……”